PAM聚酰胺应用于生活饮用水的净化处理 PAM对提高絮凝效果、节约矾耗、去除藻类、降低致突变性、提高水质、应付突发的水质事故等。 1、提高絮凝效果,克服了枯水期絮体上浮,节约矾耗,降低净水成本,低温低浊,相对的水中浑浊度成分中,**物所占的比例更大,单单投加酸铝和聚合铝,形成的絮凝体的结构松散、轻飘,难以沉淀,投加PAM的0.025--0.05mg/L助凝后,由于其巨大的吸附的表面积和优良的架桥能力,使反应生成的絮凝体体积增大,比重增加,沉降速度加快,沉淀池沉淀能力迅速提高,出水浊度大为降低。 投PAM聚酰助凝后,5分钟后出水剩余的浊度仅为20NTU以下,同等时间内比无投加助凝剂的水样出水剩余浊度除低20—30NTU,无投加助凝剂的水样由于原水**物污染严重,絮体轻浮,较终浊度无法降低,将其放置1小时其剩余浊工也无明显减少,投加PAM助凝提高了絮凝的效果,能节约矾耗约25%,产水量不升约5—10%,成本节约约24%。 2、提高水质,去除色度,去除**物,去除藻类,降低致突变性,由于PAM助凝效果,出水的浊度明显下降,而**物和藻类的含量与浊度有较为密切的关系,据*认为,当浊度降低至0.5度时,水中**物可去除80%,所以投加PAM助凝能够有效地去除**污染,提高饮用水的水质,色度的去除率提高10%以上,除水**物下降46%以上,藻类去除率上升16—26%,沉淀池出水致突变性下降,从强阳性变为阳性,证明出水浊度的降低,去除了相当部分**物,因此改善了出水的致突变性。 PAM聚酰胺应用于饮用水处理的安全性 PAM的本身基本无毒,因为它在进入人体后,绝大部分在短期内排出体外,很少被消化道吸收入,多数商品也不刺激皮肤,只有某些水解体可能有残余碱,当反复、长期接触时会有刺激性,*认为,PAM及其水解体是低毒或无毒的,PAM的毒性来自残留的酰胺单体和生产过程夹带的有毒金属,酰胺为神经性致毒剂,对神经系统有损伤作用,中毒后表性出肌体无力,运动失调等症状,因此各国卫生部门均有规定PAM工业产品中残留的酰胺含量,一般为0.5%--0.05%,应用于水的一般净化处理时,酰胺含量0.2%以下,用于直接饮用水处理时,需在0.05%以下,国际PAM的生产标准指出:PAM中残留量控制在0.05%以下并控制用量时,处理后水中的含量将低于0.25ug/L,符合大多数国家的饮用水标准。 某些阳离子PAM聚酰胺的情况就复杂得多,这是因为阳离子引入的氨基类等基团,其毒性往往数十至数百倍地**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,他们的慢性毒性正进一步研究中。 如某水厂使用PAM助凝,较大的投加量为0.09mg/L,使用的是PAM食品级、滤池出水和出厂自来水均无发现有酰胺单体,故认为仅要能控制好使用产品的质量和投加量,则采用助凝工艺,对饮用水卫生而言是安全的。 展望,我国应用PAM等水处理剂,将会随水质性缺水的范围扩大、国民对饮用水要求的提高而逐步扩大,此类**产品在水处理工艺的使用中,其强化絮凝、提高滤池的过滤能力、提高水质,增加水量、节约成本的优势被越来越多的供水企业所乐意接受,它在饮用水的处理领域的应用正在不断被研究开发,其前景是乐观的。